父母要尝试着培养孩子的耐性

本文Tag标签:挫折教育  

  暑假里,听几位家里有考生的妈妈叹气说:“考试前一个月,全天泡在冷气房里温习功课。考试那天没冷气,竟然像枯了一样,头晕、口渴、全身冒汗。不用问也知道,完了!”怨谁呢?怨妈妈太疼孩子,过分保护,把孩子养成温室里的花儿,耐不住小小的气温变化!

  很多母亲明明知道考前泡冷气房,考试时必定不能适应。但家里有冷气机,怎舍得看孩子挥汗温习功课而不开冷气呢?

  这就是现代母亲的困扰与矛盾。

  这件事,我们可以推想很多教育孩子的问题。我们都知道读书是绝对需要很大耐性的,父母希望子女功课好,必须从小培养他们的耐性。可是,从那儿培养呢?

  想想我们的日常生活,每样东西都在力求便捷与快速。速溶奶粉、速溶咖啡、速食面、即显像电视、遥控选台器,想吃、想喝、想看,不用“等”,马上就有!天气太冷,开电热器;天气太热,开冷气机;要吃热的,开微波电炉;要吃凉的,开电冰箱……妈妈们好欣慰,宝宝需要什么,马上能给什么。妈妈想:我的宝宝好幸福!

  老祖母看着好嫉妒,说:“可惜我生错了年代,能晚生几年多享福。小时候,我们想吃好的、穿好的,要等过年;想吃点心,要等妈妈做;想玩玩具,也要等爸爸有空才能帮我们做;想烤火取暖,更要等奶奶慢慢生火、慢慢扇炉……每样东西、每件事都要耐心等,哪儿像现在的孩子,连听故事都不用等,轻轻一按录音机,故事录音带中就会讲了。现在的孩子真幸福!”

  现在的孩子果真幸福吗?也许表面上看起来是幸福的,凡事不用“等”,的确很痛快,但他们没机会借着“等”来训练“耐性”,又何尝不是损失呢?

  一个人要成功,不管做学问也好,习艺也好,要创业、立业,都需要极大的毅力和耐性。尤其在竞争的社会,毅力和耐性往往是成敗的决定因素。年轻的妈妈们如果希望幼小的孩子上学后功课好,平步青云地走上成功的人生,就得好好训练孩子的耐性呀。

  问题是,太方便、太进步的生活,使得我们越来越没有机会从日常生活中训练孩子的耐性,怎么办?我想,唯一的方法就是妈妈多动脑筋了。很多玩具和游戏,好好利用、好好指导,都可以有效地训练耐性。例如积木、拼图,让他们专心地、耐心地玩吧千万不要养成“半途而废”的习惯。积木堆到一半,不要喊他们来吃饭;拼图还没拼完,不要叫他们去洗澡;一张画画到一半,搁下笔向你讨点心,不要给他们。如果有困难或厌倦了,从旁鼓励、暗示,协助他们一定把它完成,能有始有终地把每件想做的事做到底、做到完成,就是最好的“耐性”训练。

  有人带孩子到野外郊游,坐车子不坐到底,故意在目的地的前一站下车,大人陪着孩子一起走,没走到目的地以前,不准喝水,不准吃点心。口渴、肚子俄就走快一点,这也是很好的“耐力”训练。

  总而言之,教育孩子是需要动脑筋的。而更重要的是:要培养孩子的耐性,做妈妈的自己先要有“耐心”!

还有疑问吗?请留下您的问题,15分钟内回答您!